找到相关内容282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明学理法

    ,所谓“现量、比量、”者是。  因明、缘起于释迦牟尼佛之前,由足目仙人开创;世尊入灭,后有大乘论师陈那开发,著书名:因明正理门论,是新因明论成为学理之始。  复次,有商羯罗主,造“因明入正理论”...汉学,近之语体的现代人,俾资于“因明”容易悟入之便。  论原理说  因明立三支法:  宗:声无常。  因:所作性。  喻:如瓶等。  因明设三法:  现量:镜中像缘。  比量:见烟知火。  :...

    白云老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13838743.html
  • 藏传因明学(六)

    知觉故。此理若不成立,仍以作为有法,应是知觉,是了别故。若根本许,仍以作为有法,应是(认)识境,是了别境故。汝己许此因理。若许,仍以作为有法,应是(认)识境,境物故。  复次,凡是知觉,应皆是...有人说:,应分为境与具境二者之境,相智,是分为境与具境二者之境故。若许,以作为有法,应是分为境与具境二者之境,盖是分为境与具境是有之一,凡是有(存在),皆是境。此说不遍,以自证作为有法,应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3338410.html
  • 佛爲定量――《釋論·成品》簡說

    ,不符合這兩點兒的就不是“”,不是“”就是“”。象顛倒、疑惑等都屬“”所攝。法稱論師的這說法與陳那論師對“”的界說是不相同的,在陳那論師的《集論》中說是“若由意識結合、未得定解者即屬[gx4] ”[4]。後來到宗喀巴大師的時候,又有不一樣的地方,把顛倒、疑惑等歸爲之外,又加上了已決智(包括由現引生的已決智和由比量引生的已決智)、見而未定等情況。   法稱論師給“”...

    剛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1738322.html
  • 略评新唯识论

    起信,今评熊论之掊击唯识,皆宗佛法全体立言,主一宗一学而建义。唯是熊君才出境论,其论既未刊发,即不能尽知其意趣;故今亦只就大端略评之,未暇详焉。   兹为省构思起见,援引民十二所作佛法总抉择谈数...障碍生活──大乘佛法┤   └满证的……佛法界   梁君以现量、直觉、理智三种为知识之根源,盖即现量、、比量之三也。然原以指似现量、似比量者,梁君似专指似现量言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242673.html
  • 大乘简说妙观察智法

    眼识见烟时,意识于同时即由烟想到在烧火,此为推理,称之为比量,比是类比的意思;又如眼识见绳时,由于恐惧,意识于同时想到绳子即是蛇,此为妄想,既不是现量,又不是比量,称之为。   (二) 妙观察智...细分二,同缘不同缘。  同缘为现量,感知不推理。  不同缘推理,称之为比量;  不同缘妄想,称之为。   意识转为智,为妙观察智。  一要调昏沉,梦中也修心;  二要调散乱,处处要禅定;  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3351459.html
  • 略说带质境

    遍计执性的关系,将第八识种种的功能性占为己有,又于所缘刹那刹之现量境上了别时无法自知其境,故于三中称为。   又第六识亦有带质境,只要有依托于本质而现起之影像即是带质境,而此中之境三皆有,并不是只有而巳,也不是只有第七识才有带质境。   其实吾人醒时所缘之五尘皆是带质境-内相分,真实的性境外相分五尘,吾人是无法缘之,只有第八识才能缘之,因为外五尘境是色法,而七转识是心法,心法的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1654262.html
  •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

    的方法“其间有比、无现,便是满遍,即所谓臆谈。”[9]  梁漱溟更重视柏格森(Henri Bergson)哲学,因为与其他的经验主义者不同,他在感觉的基础上要成立直觉,使人们能把握一种形而上学的...突出,因为佛法反对给任何事物提供意义,或“意味”。佛教认为,这些“意味”都是无明的表现,而把它当作自我所产生的“”或“妄念。”但是,梁漱溟试图肯定世间上的积极意义,那就是伦理理想。为了给伦理理想提供...

    梅谦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973473.html
  • 藏汉因明之比较

    藏传因明则不同,是在“识”的总框架下展开的,识和可以说是同一系列的范畴,有时可以通用,但总体上看,识更宽泛一些:“心(知觉),明了,认识为同义词……分为:,分别及无分别,谬误及谬误,自证(明)及他证,心及心所等。”[4] 只是其中一类,又称为识,在识中再分为比量和现量。在比量的分类中,藏传因明又把为自比量分为物力比量、世许比量和信仰比量三种,这也是汉传因明所不具的。关于“...

    姚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3138772.html
  • 西安佛教的起源发展及其沿革变迁

    菩萨声闻两派同尊。真唯识原文如下:真故极成色,定不离眼识,自许初三摄,眼所不摄故。 佛家唯识宗讲:①现量。②比量。③。现量是无思维语言的知识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不能告人度数高低。比量是以此物比知彼物,如此处有火,因有烟而比知,玄奘真唯识,属于比量——就是因明的宗支因支喻支——的比量知识。,是错误认识,故称。如以雾为烟,将水作火,故称。曲女城无遮会,就是进行这类性质的辩论会...

    许力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052298.html
  • 西安佛教的起源发展及一些传说

    眼所不摄故。  佛家唯识宗讲:①现量。②比量。③。现量是无思维语言的知识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不能告人度数高低。比量是以此物比知彼物,如此处有火,因有烟而比知,玄奘真唯识,属于比量——就是因明的宗支因支喻支——的比量知识。,是错误认识,故称。如以雾为烟,将水作火,故称。曲女城无遮会,就是进行这类性质的辩论会,所以因明三支好似西洋的大小前提三段论法,但细节不同。  从上述情况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4362611.html